吉林:心系群眾辦實事 精準扶貧出實招 _ 中國發展門戶網一包養app-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4825e0a8b95.97480842.

心系群眾辦實事精準扶貧出實招

——省政協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記事

“二爺爺,我們接您回家了……”6月包養13日上午,包養意思在長春市農安縣農安包養鎮東好來寶村,83歲老人張士成終于再次與家人相見,從河北老家趕來的張福起握著老人的手,久久不放。

上世紀80年代,從老家出來一路靠著焗鍋焗缸手藝為生的張士成,在東好來寶村落了腳。30多年來,老人始終不愿透露自己的信息。張士成的老伴張桂英包養網評價是精準扶貧戶,所住土房被鑒定為危包養網房,按計劃即將進行改造。可是,半個月前,張桂英去世了。張士成沒有農安戶口,也不愿意住進幫助協調的敬老院,堅持自己住在原來的土房里。

6月10日,端午假期還沒結束,省政協研究室信息處副處長、東好來寶村第一書記陳鐵文擔心老人的生活及安全情況,再次來到老人家中,交流中,了解到老人萌生了回老家的想法。于是,陳鐵文根據老人提供的老家大致名稱,通過省政協機關,聯系河北省政協,又聯系包養網dcard到北漢鄉人民政府,再輾轉找到包養老人所在村的村黨支部書記,最終找到了老人的侄子。這復雜的過程卻僅用了包養1天時間。6月12日下午包養俱樂部,在得知老人的消息后,張士成的親人第一時間驅車從老家河北省任丘市北漢鄉前邊莊村出發,不遠千里來到東好來寶村。看見親人,張士成老人抓著駐村干部的手,反復說著“謝謝,謝謝……”“我的家人一直托人打聽二爺爺的消息,但是都杳無音信。接到陳鐵文書記的電話,我們真是萬分激動,太感謝這些好心人了。”張福起的聲音中帶著感動。

農安縣農安鎮的東好來寶村和長安村包養俱樂部是省政協脫貧包保村。在反復調研摸底基礎上,省政協制定了全面脫貧幫扶計劃,并且向東好來寶村和長包養app安村派出扶貧工作組,駐村干部吃住在村,對貧困戶逐一摸底,幫助他們包養網解決實際困難。

東好來寶村貧困戶盧少明家有3個孩子,一個正在念書,一個因病常年臥床,生活十分艱辛。前兩包養俱樂部天,省政協駐村干部為他家送來了省政協委員王儷潼捐助的助學金。這是王儷潼委員資助的4名貧困學生中的一名。“感謝省政協和政協委員的幫助,但是我自己也要奮發圖強,努力把生活搞上去。”盧少明對脫貧充滿信心。

在長安村貧困戶才秀芹家屋后,一幢嶄新的磚瓦房即將完工,省政協社法委辦公室副調研員、長安村第一包養網書記胡永輝又一次來包養到這里,詢問老人生活中包養的困難,查看房子修建包養網情況,老兩口興奮地說著,“我們都挺好,下個包養站長月,就能搬進新家了!”

修建文化廣場、村部升級改造、援建危倒房、包養合約農電低壓線路改造、建溫室大棚、籌建農機合作社……在扶貧的包養網評價過程中,省政協為東好來寶村和長安村精心謀劃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環境改善等包養軟體包養網三大類17個具體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多萬元。目前,一些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脫貧包保幫扶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大爺,這是常用藥,您收好。”近日,省政協機關黨員干部帶著價值3萬元的藥品,包養來到東好來寶村和長安村,為每個貧困戶送去關懷和慰問。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省政協機關組包養網織部分黨員,深入兩村,開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受教育實踐活動。機關黨員干部將自己的下鄉補助全部捐出,按包養網照扶貧包保責任分工,包養黨員們走進貧困戶家中,體察民情,聽取民意,為下一步實施“一戶一策”把好脈。黨包養員們紛紛表示,回去后一定把貧困戶的意見反映上去,下次再來時,希望包養管道看到成果,見到成效。

“各位委員,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包養成城。讓我們攜起手來,幫助貧困群眾加快脫貧包養網致富步伐……”省政協面向全體委員發起關于動員省政協委員參與脫貧攻堅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倡議書。在“吉林省政協委員之家”微信群里,也發起了委員一對一教育幫扶活動。省政協委員在行動——遲呈君委員捐款助困;孟祥光委員對接幫扶4名貧困學生,并為長安村添置了2臺電腦、1臺打字復印機;于晶華委員為兩村協調免費安裝了寬帶、并為一位貧困戶提供醫療救助;包養網關大偉委員捐助推進貧困戶養殖業項目發展;王洪巖委員、鄭國陣委員、姜艷芳委員、郭麗委員、韓馥羽委員、王金鍵委員等紛紛捐款相助……

心系群眾辦實事,精準扶貧出實招。省政協全力投身脫貧攻堅戰,對于取得脫貧攻堅的全包養網面勝利,實現貧困人口的全面脫貧志在必得!(記者粘青)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